边缘融合概念

边缘融合技术分为纯硬件边缘融合(单片机原理)、软件融合(GPU)、集成式边缘融合服务器(集融合矫正、布局窗口、信号输入、中央控制等功能为一体),主要技术特点是将多台投影机投射出的画面进行边缘重叠,并通过融合图像技术将融合亮带进行几何矫正、色彩处理,最终显示出一个没有物理缝隙,并更加明亮、超大、高分辨率的整幅画面,画面的效果就象是一台投影机投射的画面。

边缘融合发展阶段

1·硬边拼接(又称简单拼接):

硬边拼接

硬边拼接

即两台投影仪的边沿对齐,无重叠部分。显示效果上表现为整幅画面被一道缝分割开。如果投影仪边缘未做亮度增强处理,该接缝显示为黑色;如果投影仪边缘做了亮度增强处理,该接缝显示为白色。

 

 

 

 
 

    2·简单重叠:

    即两台投影仪的画面有部分重叠,但没有作淡进淡出处理简单重叠

    简单重叠,因此重叠部分的亮度为整幅其余部分的2倍,在显示效果上表现为重叠部分为一亮条。

 
 

边缘融合:

与简单重叠方法相比,左投影仪的右边重叠部分的亮度线边缘融合

边缘融合性衰减,右投影仪的左边重叠部分的亮度线性增加。在显示效果上表现为整幅画面亮度完全一致。

 

 
边缘融合的发展历程

第一代:简单的图形拆分器

功能上能实现把一个信号切成几个部分,使不同的显示器组成一个完整的大画面,没有叠加漫游缩放等功能。在"更大,更清楚,更多的信息"这三个要求中,由于能够拆分信号,实现了更大的显示面积,但分辨率限制无法增加,多窗口无法开放,更清楚和更多的信息这两个要求无法被满足。它的应用领域被限制在DLP投影单元的内置控制器作为冗余的方案存在,也有少数的厂家作作为一种整机来向市场供应。

 

 

    第二代:工控机架构

    能够输出更高的分辨率,也可以实现更大的显示面积,但是受工控机PCI总线的限制,在多信号同时显示方面存在缺陷,多输入信号时的显示受限,各种信号类型之间的叠加也有限制,在"更多的信息"的这个要求上存在缺陷。同时很难利用现有硬件的运算能力。在此平台搭建的融合控制器,由于计算能力受限,大部分是通过几台设备实现 图形处理,数据发生,边缘羽化等功能。此平台有关的速度慢,稳定性的问题在融合控制器上依然有体现。

 

 
 

第三代: 对于工控机的缺陷,在技术发展上出现了两种流派

基于工控机平台,采用卡间直连或总线改造的方式来实现。基于嵌入式构架,纯硬件平台,采用图像处理与信号发生分离的方式来解决,这一技术曾经一度成为潮流,但是由于嵌入式构架下,硬件能够实现的功能相对有限和固定,其功能可拓展性和使用灵活性都受到很大的限制,处理能力相对有限。这两种技术在更大,更清楚,更多信息这三个方面都能满足客户的需求,但仍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。

 

 
 

第四代:GPU构架融合服务器

通过Cg技术和Cuda硬件设计构架,开发了GPU超强的运算能力,处理速度达到传统硬件的100倍以上。使用PCI-E总线,极大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(为PCI总线的240倍),可以做到几乎无延迟的处理任何数据和媒体内容。INFOPLAY技术运用光学了调整组件和黑亮度补偿模块,解决投影仪存在的黑亮度问题。基于众多球幕项目可以处理任何异性曲面(包括非规则曲面)。

随着显示技术与控制技术的不断融合和发展,在高端的工程领域,通过拼接而成的大屏幕图像显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它所带来的超大画面、多屏显示以及清晰、逼真的显示效果使得监控、安防、会议、模拟仿真等领域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改善,同时促进了这些行业技术水平的快速进步。

 

边缘融合的方式

亮度的叠加提高

2排3列 叠加融合投影

2排3列 叠加融合投影

某些应用场景中,经常出现单台亮度较高的投影机价格昂贵,成本无法接受,而应用边缘融合技术,可以将两台甚至3台低亮度的投影机画面叠加以达到高亮度投影机的画面显示效果。

 

 

 

宽视角的排列

2排3列融合投影图

2排3列融合投影图

多台投影机水平排列组合可以打出更宽幅的画面。随着用户对超大、完美显示需求的日益增加,这种宽视角排列方式更多地应用于大型的会议中心,演艺中心,展览馆和军事项目等。

 

 
 

多台投影机堆积出更高更宽幅的超大画面

当客户提出更多的图像信号源处理及更大视野显示需求时, 边缘融合大屏幕案例图

 
 

还可通过多台投影机融合堆积出更高更宽幅的画面,这种应用通常在监控中心和指挥中心。